学生联合会是由九五事件的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个临时团体,旨在反抗学校和班主任的威权管理,表达学生的诉求,维护学生的权利。其成立的主要背景是学校在未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的情况下,推动家长投票决定返校时间,导致学生感到权利被剥夺,意愿未被尊重。
1.捍卫学生权利:呼吁学校尊重学生的自主权,尤其是在涉及个人安全与学习安排的重大决策中,学生应有充分的话语权。
2.取消开学考试:联合会要求学校取消开学考试,认为这一安排未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现状。
3.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:希望学校能够倾听学生的意见,共同创造更加公平、合理的学习环境。
学生自治联合会:推动在校内建立正式的、制度化的学生组织,定期与校方沟通,代表学生表达意见,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讨论。
学生权益保护机制:倡导建立保护学生权益的机制,确保学生在面对不公或受到不当对待时有申诉渠道和保护措施。
参与校务会议:要求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校务管理会议,尤其是关于课业负担、考试安排、校园生活等直接影响学生的议题。
制定公平的政策:推动学生在与教学相关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发言权,确保学校的决定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现实情况。
心理健康支持:呼吁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,提供更完善的心理辅导服务,避免威权管理对学生心理造成压迫。
减少学业压力:推动减少不必要的考试、作业负担,倡导更多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式,促进学习与生活的平衡。
学生联合会并非正式的长期组织,而是由九五事件中的学生领袖临时组建。它主要依托线上学生群进行沟通与协调。由于组织较为松散,成员多为班级内部的学生,未能形成跨班级的广泛联动。
学生通过在群内发起“不愿返校”的投票,表达集体意愿,结果显示几乎全班学生都不愿意返校。
学生联合会代表向学校发布联合声明,要求校方尊重学生的权利,呼吁取消开学考试。
学生通过朋友圈、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声明,争取更多学生的支持与声援。
在班主任得知学生联合会的行动后,采取了强硬措施进行打压,公开批评联合会的举动,并对参与的学生进行问责,要求提供组织者信息。由于学校的压制,联合会的核心成员受到威胁,最终总部群解散,抗议行动被迫终止。
虽然学生联合会最终未能成功推动校方改变政策,但它标志着学生群体自主意识的觉醒,体现了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集体抗争。